最近看一篇文章,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,是少年时杂志的。感觉有些东西写的很好,有些也和我以前阅读过的类似,现在总结起来写一点东西。
知识的整理
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知识。但是,我们需要
流程
我认为,知识是有几个步骤:输入,处理,输出。(是不是有点像程序)。
输入
输入部分,就是汲取知识。现在,在这个互联网很普及的时代,我们有很多方法获取知识,比如说书籍,搜索和文献资料。这一点,就是输入。
整理
但是,面对海洋般的数据,我们需要一个整齐的体系,去更好的整理,吸收。这个时候,就是我之前说的处理了。处理,可以在晚上,抽一段时间,把一天学习到的内容复盘,整理。在整理复盘的过程中,我们就已经把一部分知识消化为自己的了,这样在用的时候就得心应手。而整理,有一种方法就是做笔记。
做笔记相当于总结,把一天学习的笔记分门别类到各个笔记里面。如果实在想不出咋做,或者没时间分门别类,那么可以把每一天的杂事归并到“日记”,然后打上标签,或者打上双向链接,然后第二天有时间再处理,或者再需要灵感的时候阅读这些内容。
输出
前面两项很重要,但是如果只有前面两项,是远远不够的,因为输出才是体现一个人水平的窗口。如果不会输出,即使你会,你也无法让别人认为你会。输出的典型例子有:博客、考试、教学等等。
例子
中国人和汉字
在世界中,任何一个说一种语言的国家都是那个语言的专家。
就那中国人和汉字来举例子。
在中国,汉字从刚学会说话,就开始学习。由于家里人说的都是汉字,在耳闻目染之下,我们也渐渐学习汉字了。汉字的学习过程,就是识字。或许单独认识一个字的意思、写法和读音,不会那没有用,但是当很多很多汉字组合在一起,就构成我们熟悉的汉字体系。学习很多很多个汉字,就是输入。而当学习一个汉字后,我们一般会一起学习这个汉字可以组成的词语,成语,和近义词反义词。这些学习,可以说是汉字的整理。我们脑子会自动把这些汉字串起来,组成一个网络。而当我们需要使用的时候,比如写作和交流,我们就需要用这个网络里面的东西,把脑海里面的思路翻译过来,翻译为大家都懂的语言。而这个,把自己所整理的“网络”按照需求提取和寻找,就是输出。